

As reported in Sinchew.
甘嬤園最後一戶願遷走 發展商允挪地置神像
2011-04-26 19:02
■甘嬤園受影響的居民安納登及家人感謝拉瑪沙米(右二)與黃漢偉(左一)的協助,讓他們擁有足夠的時間搬遷。
(檳城26日訊)在檳州政府多番介入下,甘嬤園土地地段Lot 54,受房屋發展計劃影響而遭受逼遷的最後一戶印裔家庭,獲得圓滿解決方案,即接受州政府的安排暫時遷至打鎗埔組屋。至於設立在該地段的印度神龕,發展商允諾在原地挪出一個地方,以2個貨櫃安置神龕內的神像,作為當地居民臨時膜拜地點。
週二(26日)是甘嬤園墓地及當地居民搬遷的最後期限,基於有關地段於1998年3月17日被批准轉換用途,涉及地段面積為4萬1353平方公尺,根據庭令,所有在該地段的墓地及居民,必須在4月26日最後期限日搬遷。
檳州第二副首席部長拉瑪沙米週二召開記者會時說,有關發展地段除了涉及甘氏家族公冢風波,當地也住有數十戶的居民受到影響,同時也有一間神龕面臨逼搬遷問題。
他說,在州政府的斡旋下,分別在今年1月及3月為其中兩戶印裔家庭解決遭受逼遷問題,除了說服發展商給予當地居民1個月的搬遷寬限期,也安排地點安置他們。
他指出,最後一戶受影響的印裔家庭在甘嬤園已居住34年,他們是於本月8日收到庭令,必須在同月26日搬遷,由於搬遷的時間倉促,這戶印裔家庭向州政府求助。
“在州政府的協助下,這戶家庭除了可獲得發展商的搬遷費用,也擁有1個月的搬遷寬限期,並在有關房屋發展計劃建竣後,可優先購買中廉價屋的一個單位。”
他說,發展商也允諾會以2個貨櫃安置當地神龕內的神像,供信徒膜拜,並在屋業發展計劃竣工後,額外撥出1500平方尺的地段,作為神龕的建設地。
土地轉換用途 頻發生逼遷事件
掌管檳州房屋、城市及鄉村規劃委員會主席的黃漢偉說,州內目前還擁有多宗涉及土地轉換用途後,發生居民被逼遷的問題,州政府在過去3年來,已為不少受影響的居民解決搬遷問題。
他說,許多時候,州政府必須有智慧地解決這些問題,尤其是涉及發展商與居民在土地擁有權的問題。
阿依淡甘嬤園姓甘塚及鄰近一帶的土地,將展開一項3億令吉的房屋發展計劃,建築超過600個房屋單位,包括299個單位第中價屋、234個中廉價屋單位及91間排屋。
光明日報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